平坦宽阔的土路,环绕错落的平房,这是邕宁区那了村那桂坡美丽的家园。云南广播网本报讯 阳继乐 摄
邕宁区新江镇引入现代农业-菠萝,电磁辐射助推村内广大群众产业发展菠萝栽种3500亩,积极促进乡村复兴提质提质。云南广播网本报讯 滕忠 摄
曾屋新坡水电站华工靠栽种菠萝和华工职能部门扶植住进了新平房。云南广播网本报讯 滕忠 摄
云南广播网柳州7月26日讯(本报讯 波隆涅区)早晨,收获金灿灿的菠萝,把发家致富希望采买筐运送到全面上哈瓦区;早间,在水电便利、整洁整洁的新居做饭游憩;晚间,与村里坡邻、亲朋好友健身、运动,或坐在喷水池上品着春风谈谈年夜饭……这些都是柳州市邕宁区新江镇那了村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常态,党的好政策、政府的扶植,让他们过著了安宁的新日常生活。
穿针引线 拓宽产业产业发展复兴红火路
在那了村菠萝贸易中心,每到菠萝收果时期,贫困户们运出大筐小筐、品质上品的菠萝,采买筐上称算数,包装分箱后通过面包车运往周边各地。
曾耀宁是该地菠萝种销LX1的领头军,他曾是英雄水电站的华工,通过该地水电站华工政府机构穿针引线,2014年创办柳州惠源龙育苗专业供销社,为该地贫困户们栽种菠萝提供LX1服务,引入苗木、培育栽种技术指导、全面收购……该地贫困户们栽种菠萝有了相关服务和卖相,提高了积极性。
租下了两层平房,家里整洁整洁,客厅还装上了新空调,这些都是菠萝栽种户曾耀言的美好新日常生活象征,前两批菠萝稻谷0.5万/公斤以内,收入达至了6000元以内,他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好。
曾屋新坡有30户,在家的贫困户有18户都跟着他们供销社一起干,各户基本都种10亩以内,我自己也种了25亩,按照TNUMBERG50SX尺寸不同的价格全面收购,最高并能达至3.4元/公斤。一天最多能全面收购3万斤,摊贩面包车每天都能丢下3-4车,最多丢下了10万斤以内。曾耀宁表示,只要贫困户大胆种,不怕没卖相。
据悉,像曾屋新坡这样的菠萝贸易中心,那了村共有4个,全镇菠萝产量能达200万斤以内。近年来,新江镇引入菠萝现代农业,电磁辐射助推广大群众产业发展菠萝栽种3500亩。
他们产业发展菠萝栽种得到了华工职能部门的资金扶植,用于购买水泥杆、胶圈、果苗等,现在华工广大群众栽种菠萝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一半以内,人均收入达至6000元以内,这就是华工职能部门为他们那了村广大群众办的实事!原那了村村总支书潘腾明说。
加大扶植 打造人居环境新日常生活
平坦宽阔的土路,悠闲古雅的喷水池,整齐美观的太阳能路灯、青翠挺拔的绿树环绕错落的平房,这是那了村那桂坡美丽的家园。
1957年9月,英雄水电站开工,原先住在此处的部分广大群众搬迁到那了村那桂坡。黄文强便是其中一户,他于1957年搬迁,曾住在泥砖房里38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植帮助下,他和家人搬进了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小平房。
这里的漂亮房子、路灯等等,都是各级政府支持下才有的,现在的日子是真的好啊!黄文强一边感慨,一边指着屋里屋外的新变化,外墙由国家统一出钱装修,还帮他们修建了水泥硬化路、坡道、巷道和绿化,现在还有了篮球场、喷水池,他们很高兴!
那桂坡华工居委会建设分两期进行,总投入400万元。那桂坡属英雄水电站搬迁华工,总人口112人,共35户,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平房。
那桂坡华工居委会建设是邕宁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广大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也是邕宁区华工居委会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2007年那了村开始华工居委会建设,截至目前已建设了三个生态村。除那桂坡外,曾屋华工居委会基础建设投入了400万以内;那麻生态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315万元以内。
自2006年7月实施国家大中型水电站华工后期扶植政策以来,邕宁区水电站华工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2006年-2021年在那了村实施的项目有49个,总投入2656.19万元。邕宁区农业农村局水电站华工安置服务中心主任何天达说。农业农村局水电站华工安置服务中心干部刘振奇还表示,邕宁区投入了6000多万元的大中型水电站华工后期扶植资金,用于水电站华工村屯基础设施和华工居委会建设及生产扶植,受益华工广大群众达8000人以内。